看过一个访谈节目,一位父亲在两个儿子很小的时候,非常严厉,经常体罚,在周围邻居眼里是出了名的严父。在孩子15岁的时候,很认真的进行了一次谈话,告诉孩子:
先打为敬都是迫不得已
“你们长大了,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在对你们动一个手指头,我小的时候打你们,是因为你们太小了,我说的道理你们无法理解,我文化水平不高,脑子也不灵,我没能力去发现只靠嘴皮子就能教育好你们的方法。
“你们小时候肯定埋怨过我,一定记得每次打你们的理由,如果记得清清楚楚,那说明我打的对,打的及时,我在你们最容易犯错的时候,帮你们及时改正,少走了很多弯路。”
“如果你们现在不记得因为什么打你,那不是你们的错,是我的错,我就是全天下最笨的笨蛋,让自己的儿子白白挨了打,到头来还没明白挨打的道理。”
打完后悔如何破局
现在你们大了,大道理小道理都懂,比我会说,比我说的漂亮,从你们反过来跟我讲道理的时候,我就觉得应该把你们当成年人对待了,所以我不会再打你们了,从今天开始我要省下更多的力气赚钱了,如果你们今后还犯错误,不要看我,你们自己打自己。
可怕的15岁,可怕的青春期
心理学家分析:青春期的躁动和叛逆,让孩子像出笼的猛虎,胆大冲动,有人说15岁很可怕,除了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的变化更突出,这个年龄段的心理是个过渡期,就像碰碰车,没有方向感。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突然增强,最让父母不适的是哪种挣脱欲望。很多父母就是在这个时期,失去了与孩子正常沟通的途径。如果还是把他们当成孩子,以成人自居站在高处,站在对立面一定会出现矛盾,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当孩子犯错,父母要做到不偏激,不激动,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才是真正的帮助孩子。当孩子犯错时,你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将会决定孩子走向何方。
父母与青春期孩子少不了鸡毛蒜皮,互相语言、语气很容易走火,这个时候再用语言伤害,会让孩子变得敏感脆弱。原本就不算太强的自尊心,渐渐披自卑掩盖。
孩子成长需要时间,在磕磕绊绊中一点一点长大。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问题,有各种不完美的状态,都是正常的,他们有不断成长的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这些建议真的很有帮助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违背成长规律的事情,是快不起来的,违规超速一定会出问题。很多不可原谅后悔莫及的家庭悲剧,都是因为暴力语言酿成的车祸。被语言暴力对待过的孩子,他们常常会和优秀擦肩而过!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其实挺可怕的。
访谈最后,有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建议,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多使用智力惩戒,给孩子定规矩的同时,用智力惩戒,去帮助孩子遵守,形成行为底线意识。
什么是智力惩戒?
就是剥夺孩子的各种权益,
比如剥夺零花钱,取缔外出游乐的机会,这种量化错误的方式,就是智力的惩戒。还有就是降低情感温暖,比如不给好脸色,不理不睬,也是一种智力惩戒。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孩子多一些陪伴和等待,不要对孩子口不择言,灼伤他们稚嫩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