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知识
一位婆婆的异想天开_帮不帮坐月子带娃,老了她都得拿我当祖宗
2019-11-11 16:20  浏览:1059

关于婆婆该不该帮媳妇带娃坐月子,媳妇该不该给婆婆养老这个问题,我也算是说过好多次了,我一向的主张都是婆媳之间从来都没有义务,但是可以有情分。

有没有义务就很死板,帮助就是一种非常被动的事情,但有情分,帮助也可以很主动。义务是应该帮助,是一种强加在身上的负担,情分是自愿帮助,是一种自主的心理诉求。

这种被动的义务,我认为没有的原因,也很简单。

婆媳之间本来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点你不得不承认。并非说婆媳关系不好,而是从根本上来讲,婆媳就是两个陌路人,因为一个契机,也就是同一个男人,才走到了一起,变成了一家人。没有血缘关系,没有从零开始的磨合。

男人和婆婆和亲人,男人和女人也是亲人,充其量婆媳也就“约等于”算是亲人,义务真的谈不上。

所以到底该不该帮这个问题,自然而然也就要看婆媳之间的到底有没有情分,情分到底有多深了。

没情分,也没义务,那自然是没有理由帮助的,即便不帮也没人有资格谴责你。有情分,帮就完了,多帮一些少帮一些,其实都无所谓,因为有情分无需多言。

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懂得这个道理的,都知道婆媳有情分,关系好,对家庭只有益处,但也有很多人对如何建立婆媳之间的情分一筹莫展。

其实还是你想多了,我们可以不从婆媳角度去想,不妨去想,两个陌生人如何建交成为朋友,这样反而会清楚很多。

首先需要建立交往,还需要时间磨合,更需要用“互相”来加深两个人之间情分。

婆媳之间已经在男人的牵线下建立的交往,日后的生活总要交叉在一起,也有了时间的磨合,其实最薄弱的就是“加深情分”这一方面。

举手之劳的帮助,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在对方不需要被打扰的时候默默远离,把对方放在心里,用真心对待。

互相的帮助、理解、体谅,为对方着想,保持舒适距离的同时 ,也要适时的懂得对方的需要。

能做到这些,婆媳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会差,婆媳之间的情分也不会不深。

怕的就是有些人呢,觉得情分建立起来麻烦,倒不如用义务来捆绑住对方,我认为你有义务,那好,我也就没有付出的必要了,只要等着你对我履行义务就行了。

那就演变成了,媳妇认为婆婆有义务伺候坐月子帮忙带孩子,婆婆觉得媳妇有义务照顾养老。

义务就是这样,只规定了对方的义务,对自己没有任何的限定。但情分就是相反的,那就是我愿意帮助你,照顾你,我愿意去做这件事情,而对方也一样。

不是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才要求对方的帮助,而是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这样,等到自己的需要帮助的时候,对方也会用同样的心态去对待你,情分会让彼此产生“互相”的默契。

婆媳关系,有情分自然是最好,虽然情分的建立,前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思去维系,但这份情分的维系,对双方而言都是有理的。

当然了婆媳之间也可没有情分。如果你怕麻烦,那就互相尊敬,互相远离,谁也别道德绑架谁,没有情分,谁也不是谁的谁,顾好自己就好。

即便是你非常想要建立情分,对方不愿意的情况下,也不用沮丧,或许你反而应该庆幸,对方对你没有情分的同时,他也同样不能对你提出要求,因为情分是互相的,她不付出,你也同样不用付出,她省了自己的事,同样也帮你省了很多麻烦事。

至于对方,就算事后后悔,想要用义务来施压也没用,不付出就别想要回报,这就是现实,说破了天,要求单方面的不对等付出都是不合理的,不管是婆媳关系或是任何一段人际关系,都是如此,这是现实。

这个道理大多数人都懂,可就是有些人偏是不服,非要与现实碰一碰,看看到底谁扎谁,这群人中,有一个人就是周莹的婆婆。

周莹的婆婆是个挺有脾气的老太太,说话做事,用现在的口气来讲,就是很“刚”,说话直来直去,情商太低,好的坏的全都说,还很执拗,她认定的事情,八头牛都拉不回来,谁来劝,都不顶用。

再加上她文化程度不高,不识几个字,认准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她谁都不信,这就导致了这个老太太,真的很难相处。

不会说话还特别敢说,一肚子歪理偏偏都觉得是真理,一说话把你冲出去老远,可自己还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那个年代的婆婆,或多或少都有点周莹婆婆的影子。

周莹23岁嫁到婆家,那个时候还不会分家,周莹夫妇和公婆住在一起,那个时候周莹也就是个小姑娘,没出门之前,周莹的母亲就嘱咐周莹到了婆家要勤快,不要等婆婆说了才做,一定要给婆婆留下好印象,和婆婆打好关系,你在婆家的日子才能好过。

周莹谨遵母亲的教诲,到了婆家一个人接管了家里所有的活,孝顺公婆,尤其对婆婆格外的尊重和照顾,但婆婆呢,就是不冷不热的使唤这周莹,还挺吝啬说好话,偶尔说周莹锅刷的好,灶台擦的干净,可她从来不说周莹这个人好。

周莹也算是个心大的女人,她本来就挺勤快的,也不觉得累,婆婆不说自己的好,她也觉得无所谓,只要婆婆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好了,周莹是这么想的。

婆婆到底怎么想的,周莹是不知道的,但她心里一直还是惦念着婆婆能记得她的好,毕竟她在婆家,不像在娘家,没个照应的人,有点什么事儿了,还得指望着婆婆帮衬着,谁不希望自己的付出能被人看见,能获得回报呢。

可后来婆婆干的一些事情,就让周莹的幻想破灭了。

周莹有个两个姑子,一个大姑子一个小姑子,周莹怀孕的时候,大姑子正好孩子刚一岁,生孩子的时候小姑子刚怀孕。

大姑子和小姑子怀孕和周莹有什么关系呢,那是因为周莹的婆婆在周莹整个孕期到产后都跑的不见踪影。

怀孕的时候,婆婆跑去给大姑子带孩子去了,说是大姑子身体不好,家里穷,一个人忙不过来带孩子,婆婆收拾好行囊,从周莹检查出怀孕开始,一去就是八个月,直到周莹临产还有几天才回来。

到了生完孩子坐月子,又说小姑子头胎要好好保养,随手拎了两只周莹娘家送来的老母鸡就又去了,直到把小姑子照顾出了月子,婆婆这才回来了。

周莹至始至终都还是想法比较单纯的,她当时还挺理解婆婆的,毕竟婆婆有两个女儿,都要帮衬,母亲帮女儿那是应该的,至于那鸡,反正娘家送的多,周莹也吃不掉,送了就送了,她也没当回事儿。

只是周莹让自己母亲来来回回跑了一个月伺候她坐月子,给她做饭,这让她觉得挺对不起自己的母亲的。不是周莹双标,是周莹母亲的腿有残疾,不方便,两家虽然都在一个镇子上,但周莹的母亲每天拖着病腿二十几分钟的距离有时候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这才是让周莹心疼的。

但即便是如此,周莹也真的没有怪婆婆,她觉得一家人,有困难都得担待点儿,不必斤斤计较。可就在婆婆从小姑子家回来快一个月的时候,周莹无意间听到婆婆的一句话,让她发觉自己的大度,真的蛮可笑的。

婆婆回来以后,一次也没帮周莹带过孩子,偶尔抱一抱,逗一逗,拉屎拉尿了就放回周莹手上,洗尿布更是没有过,说自己手裂下水疼。

周莹这个时候是真的有点不高兴了,自己刚生完孩子,婆婆就开始指挥她做这个做那个,一刻不让闲着。

一件两件也就算了,事情多了,周莹也不由得心里对婆婆有意见,但周莹也都没有表现出来,都默默的坐了,和从前一样。可两个小姑子回家来探亲,婆婆却让两个闲人歇着,要周莹去给两个小姑子做饭,这就让周莹真的无法接受了。

可婆婆却说,小姑子们回来是客人,周莹是主人,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周莹老实,说不过婆婆,除了忍,她也没法了。

也就是出门拿手机的功夫,周莹从厨房穿过堂屋,听到婆婆再和两个小姑子聊天,周莹也不是有意听墙角的,而是婆婆的声音从来都是那么的高亢刺耳,周莹就是想听不见都难,不听不要紧,这一听之下,周莹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婆婆在和两个小姑子得意的炫耀,自己如何如何和周莹说去伺候两个小姑子的事情,周莹还真相信了,一点都没怀疑,也没有不高兴,说周莹傻乎乎的真好骗。

其实两个小姑子都有婆婆照应,根本没那么需要人照顾,婆婆就是不想伺候周莹这才想到这个主意,并且婆婆还是说了,自己也不打算帮周莹带孩子。

说到这里,婆婆相当洋洋得意:“她生的孩子她自己带,坐月子生孩子与我无关,就算不帮她,到老了她都得把我当祖宗,伺候我,给我养老。”

周莹听完心酸的不得了,她认真对待婆婆,可婆婆却把她当成傻子,她信任婆婆,婆婆却利用她的信任欺骗她,为了不给她带孩子伺候她,想尽了办法。什么好事情都想着小姑子们,到老了却要周莹来伺候。

周莹心里虽然很委屈,但她最终还是忍下了,没有找婆婆理论,因为她知道,和婆婆吵,她吵不出理儿,自己不仅吃亏,还更要受气。

更可况,周莹怀疑婆婆那天说的话,根本就是说给她听的,因为婆婆有恃无恐,她觉得自己说的就是事实,再者自己还有两个女人,她怕什么,难道怕没人给她养老?

虽然没有声张,但周莹从那个时候开始便不再那么殷勤了,毕竟她是想和婆婆建立情分,想和婆婆好好好关系的,可人家压根不想和你处,总不能一直拿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吧。

一家人住在一起,周莹也不再总给婆婆买东西了,有的时候见面都难得说上几句话,大多数时间都在沉默。后来周莹和丈夫从公婆那里分家以后,就和婆婆愈发生疏了。

前几年的时候婆婆还向周莹抱怨,说孙子不和自己亲,周莹那时也不是当年那个胆小怕事的小媳妇了,她毫不客气就回婆婆,你没抱过他一天,没照顾他一天,他凭什么跟你亲?

婆婆听得面色讪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也就是去年,老太太岁数大了还爱喝酒,在门口摔了一跤,血管破裂,差点没救过来。好了以后走路也不利索了,讲话也讲不清楚了,必须要人陪护的时候,一家人开家庭会议,两个女儿一起把周莹推了出来。

周莹也不急,她慢条斯理的回应了两个小姑子,包括婆婆:

“你们不应该把我算在内。我婆婆没有伺候过我一天月子,没有给我带过一天孩子,她又有女儿在,又有儿子在,怎么也轮不到我。

我也要感谢我婆婆,多亏她给我省了大麻烦,若不是她当年不照顾我,我现在还要照顾她。从前辛苦了一下,但现在我可就轻松了。

你们聊,我老公该尽孝尽孝,我不会拦着,我该出钱也会出钱,但你们可别带上我了,我没义务。”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所有人哑口无言,大小姑子本来想说几句话,但最终都没能说出来,丈夫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周莹全部都装没看到。

“我做的事情无愧于心,为什么要看他们眼色,他们想干嘛就干嘛,但是别带我,我只出钱,不出力,要尽孝的本来就是他们三个顺位,我是替补,可是呢,我婆婆真是个好人,直接把我这个替补给拿了,我们谁也不欠谁的,这二十年过得各自都挺好,我也乐得轻松。”

周莹的两个小姑子对于周莹的这种态度挺不满的,觉得周莹太冷血不近人情了,毕竟婆婆年纪已经大了,有些陈年旧事都过去二十好几年了,应该翻篇了,可周莹却记着仇,还要报仇,都是一家人,真的没必要做这么绝。

我到不觉得周莹做的绝,相反的,我觉得这两个小姑子才是绝了,按道理来讲,正如周莹说,儿媳本来就不是顺位,女儿照顾母亲那才是天经地义,他们俩倒好,直接把照顾婆婆的责任推给了周莹,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再者儿媳是顺位没错,就正如我说的,婆媳间没有义务,有义务的是小姑子和周莹的丈夫,婆媳之间要有也是互相帮助,双方共同维护的情分。

你不曾对我有情分,凭啥要我对你有情分呢?没有情分,哪里来的的帮助一说呢?

说周莹做的绝,那是道德绑架,周莹婆婆的想法,才是是异想天开。周莹也说了自己不拦着丈夫尽孝,自己也会出钱尽一份力,只是不伺候,没义务而已。

说实在的,真的不希望再有人问我诸如婆媳之间义务的事情,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有的时候即便是陌生人,遇到了困难你即便没有义务也应该帮助一把,但注意帮助是互相的,没有义务,全凭自愿。

想要获取帮助,那就不要吝啬付出,不仅仅是为对方,更是为自己的留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