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噶尔丹好像能够与大清打的你来我往,有来有回,实际上,噶尔丹输给大清是必然的,大清的国力远胜于准噶尔。
先看一下准噶尔的地理位置。
准噶尔汗国,本就是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率兵击败卫拉特盟主以后,将整个联盟聚集起来建立的新的政权,准噶尔汗国,巅峰时期的国力其实也算不上弱,比起大清自然是差了很多,巅峰时期的准噶尔汗国,统领中亚,蒙古,新疆青藏等地区,若是单论领土面积,绝对是不差的。
但准噶尔汗国的弱点也很明显,游牧民族联合建立起来的汗国,人口是不会多到哪里去的,清朝人口有一个亿,而整个准噶尔汗国的人口却只有七十万左右人口,这么点人口跟大清作战,除非是像大明朝那样昏庸腐败,同时准格尔自身拥有极强的战斗力,若非如此,准噶尔的失败都是可以预见的。
在整个战争中,大清虽然只能调动几十万的兵力,但准噶尔却连十万凑个整都做不到,所以从一开始,大清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准噶尔为何能在战争前期打出来优势?准噶尔毕竟是中亚地区的国家,大清距离准噶尔也算得上相当之远,最开始的时候,由于清军需要劳苦奔波,准噶尔却是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王国,满清大军在准噶尔部面前就显得很是迟钝。相反,身为游牧民族军队的准噶尔大军,可以轻易威胁大清,大清需要巨额兵力用作防守。自古以来,在对游牧民族的战斗中,中原王朝向来都是占不了优势的。
但是,在康熙皇帝亲征以后,准噶尔部就显得略为疲软,甚至节节败退,这又是为何?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准噶尔内部的叛乱,噶尔丹东征的时候,老家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竟然同一时间起兵谋反,直接让准噶尔内部失火,此后,噶尔丹便失去了退路,进,打不过,退,退路又被堵死,兵败看来就在眼前。
当然了,内部失火也不是偶然因素,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靠的是像成吉思汗那般的武力,若是成功,则一步赢,步步赢,若是失败,则一仗输光家底,准噶尔放弃了消化已吞并地区的机会,直接与大清决战,必然失败。
准噶尔其实并不弱,但是很明显,大清王朝更加强大,大清王朝早已不似过去的封建王朝,清朝也是有火炮的,蒙古人的骑兵在大炮面前优势全无。怪就怪噶尔丹急于求成,急于与大清决战,这才导致了噶尔丹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