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造业应工业4.0开始发生变革,要求产品趋于标准化、精准、高品质。以前的“经验主义”自然无法做到的,制造业工厂要达到这高水平,就需要改造生产线、优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实现数字化工厂,向智能制造发展。于企业,有助于提升其竞争优势,而消费者,又有什么意义?
工业4.0助推工业制造业水准升级。消费者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工业4.0和产品质量有怎样的关联呢?以华晨宝马为例,视觉识别技术被创新应用于缺陷检测。为智能机械手臂配备上高功率LED探照灯、高反射相机、LED相机,涂装车间的自动缺陷检测技术就可以对刚完成喷涂的车身展开“无死角”式的扫描和检测。视觉识别技术能够实现准确、快速的检测,并且实时分析反馈,这套流程只是铁西工厂智能制造的一个范例。
在工业4.0下,生产效率如果只是“量变”,那其带来的价值将极其有限,焦点应该是“质变”。如华晨宝马工厂,采用ABIS,即全新数字化光学面品检测设备,大大提升了冲压质量检测效率,过去需要人工20分钟才能完成的检测工作,现在只需要1分钟。ABIS对表面缺陷分级评定,也更加可观和准确,完美诠释了宝马“零缺陷”理念。
可见,工业4.0正是需要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结合。
工业4.0是制造理念的换代
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是工业4.0的核心,也是制造理念的换代。曾经的设计是和工厂对接,工厂再和工人相关,工人才和产品结合,产品终和消费者相连的关系次序被打破,设计、工厂、工人、产品和消费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智能生产的首要目标。
比如消费者的日益个性化需求如何满足?企业的关注点在数字化生产流程上,比如虚拟仿真模拟规划的应用,就能在生产之前规划好生产线和生产系统,确保车辆顺利生产。这不只改变了传统生产规划模式,还大大提升了生产系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智能应用数据采集分析
未来,虚拟仿真投产技术将打造全自动化,高度智能化的未来工厂。同时根据数字化技术的全流程应用,“按需生产”、“个性定制”都成为可能。
在工厂,各种轻型工业机器人与工人正协作,确保灵活、高质量生产。同时,还可保护工人安全。虽然无人工厂、智能工厂是为了工业制造业企业发展方向,但人的因素永远无法取代,因为此时人承担了重要角色。
事实上,技术的助力,是帮助工人聚焦在如何通过数字化及技术应用让生产更高效,确保更高的生产质量。这是工业4.0时代的工匠精神。
以人为本
提起工匠精神,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工人用手中的锤子和螺丝刀敲敲打打,这其实是对工匠精神的误读。事实上如果没有创新,那就不会有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更不会有工业4.0了。加上5G技术的应用,将引领汽车制造向数字化变革,同时势必激发出工业4.0及智能制造的更多潜力。
(文章内容来源于中国电气传动网zgdqcd,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