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趣事
古人如何在300年前,成功架设泸定桥?40吨铁索怎么到达对岸
2020-02-20 13:31  浏览:950

泸定桥因为一场攻坚战被知晓,“飞夺”两个字概括了当时作战部队的艰险。泸定桥所在的位置是现在的甘孜藏族,是清朝康熙年间藏族地区与四川地区沟通的重点要道,随着康熙对外征战的变化,此处因为汉藏两族交流而逐渐热络起来,但是因为地势问题,一些物质性上的交换总是受到阻碍,有时就连赶着进贡的新鲜食品,往往也会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办法及时过河而腐坏。

后来康熙为了加强对藏区的运兵速度,和两岸民族融合,便下令在大渡河上架设一座桥梁。那在300多年前的古代,他们是怎么将泸定桥架设在艰险的河面上的呢?我国的造桥技术是世界闻名的,在我国各地都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木桥、石桥、铁索桥,不难发现我们古代的匠人们,在建筑桥梁的时候回最大可能的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

大渡河因为常年水流清洗,河床柔软,坚硬的石桥在此是根本无法坐落河床,而木板桥则是无法抵抗水流的大力冲刷抗。所以人们采取了铁索桥的架设思路,就我们现在对泸定桥的复原来看,泸定桥全桥身重40吨,整个桥体所用了有一万多个铁环,13根铁链。

这样的重量在现在来说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更何况是300年前,那人们是怎样将一个个的铁环连接成功的?且不说两岸的距离相距有数百米远,河流常年湍急危险,这些本身固有的难题之外。就连建桥所用的铁材料,还需要从外地铸造运输。

想要让铁索渡江,人们想了很多的方法,使用人力坐船运渡,根本行不通,船工载着重物还要规避湍流的河水,有好多人都因此丧命。后来还是人们采用了滑轮的原理,利用山区当地百姓滑索的方式,将竹筒当做承载物,让铁索顺着竹筒滑到了对岸,然后两岸的人们,在岸边打井浇灌铁水,成了固定铁索的“地龙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