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在入主中原、接替明朝之后,的确在清朝历代帝王的雄心壮志之下短短百年时间之内就将明朝时期的直接疆域面积扩大了好几倍。
清朝国土面积扩大是真,但是对于1400多万国土而言,确实是有些夸大其词了。要知道,清朝疆域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根本没有1453平方公里一说。伴随着清末步入近代化的开始,清朝最终在丧失主权和国土的同时,疆域面积也随之缩水至1153万平方千米。
民国政府时期,迫于前苏联的政治压力和外蒙地区的独立呼声,外蒙终被民国政府割除开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便以国土面积高达960多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领土大国。
昭连在《啸亭杂录》中说:清朝“三载之间,拓地二万余里,天山雪窟,无不隶我版图”。清代的疆域从乾隆中期至道光早期则是中国疆域最为完整、最为明确的阶段,至十九世纪初期,一个完整清晰的“金鸡疆域”首次展现于国人和世界眼前。
清朝疆域的扩大和基本定型,对我国如今的国土面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詹森说“清朝统治者在亚洲大陆执行积极扩张的军事和外交政策,从而确定了近代中国的疆界,这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此项政策在18世纪中叶尤为积极”。
其一:民族优越性的体现
满族同所有游牧民族都一样,他们一直以来都时刻秉持着“尚武”的精神内涵,对于满清统治者而言,扩大领土似乎就是他们入主中原之后与生俱来、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不仅仅只是清朝这一个朝代在进行着“扩张”的使命,中国古代历史上任何朝代似乎都在积极地投身于扩大疆域的任务,只不过明朝后的清朝在此方面上比较突出罢了。
其二:民族敏感性的体现
上边说到,满族本质上是游牧民族的特性。
公元1644年,满清踏过山海关,顺利打败由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政权,进而统一了北方。
公元1645年,摄政王多尔衮率军将江南地区收复,此时纵观全国政权,唯独只有郑氏家族所领导的南明势力仍在做困兽之斗,在顺治、康熙两位帝王面对着偏安东南一隅的南明势力之时,深感不安,多次不遗余力地对之进行剿灭。
这大概就是满族人民族敏感性的体现吧?满族前身是女真族,女真族在历史上曾以金国的形象盛极一时,不过之后便被蒙联南宋所扑灭。对于满清而言,一方面他们铭记历史;另一方面他们在对待好不容易建立的政权之时,自然会拼尽全力去守护、巩固。
其三:少数民族共同性的体现
纵观清朝入主中原后所扩展之疆域所属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康熙时期从郑氏家族手中收回的台湾岛外,其余后来收回的领土基本上都是由少数民族统治,如青海、西藏和新疆。“康乾期间”可以说日期清朝疆域最为辽阔之时了,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所统治的那些地区,因此同为少数民族的满族在收复这些地区的时候,才更容易根据少数民族的特性将他们“区而别之,分而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