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妈
之前老听姐姐和我抱怨说外甥的注意力不集中,每天作业能写到晚上11点,不是因为作业多,而是外甥太磨蹭。写作业的时候他经常抠抠这儿,摸摸那儿,一会儿又拿起玩具玩一会儿,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流逝掉了。老师也经常反应说外甥上课喜欢搞小动作,还老走神,为此姐姐真的愁怀了。其实很多孩子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专注,做着做着就干别的去了。其实这就是孩子的专注力不够。
专注力又称为注意力,指的就是一个人专心于某件事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专注力的故事,像陈毅因看书太认真,误将糍粑蘸着墨水吃进肚子里;毛主席一心专注于写《论持久战》,结果鞋子被火烤着了都不知道。蒲松龄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家长的这些行为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1. 急性子
例如孩子正在做一个手工作品,家长看着孩子做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赶紧抢过来说“哎呀,不是这样的,应该是这样做的。”孩子本来正在专心致志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家长这样以打扰,不光打断了孩子的思路,还让孩子兴趣全无。家长如果是急性子的话,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受此影响,做事急急燥燥,不懂得冷静分析问题。
2. 过度干扰
孩子正在看一本书,家长三番五次地和孩子说“宝贝,你饿不饿,要不要吃点饼干。”“宝贝,你渴了吗?妈妈帮你倒好水了。”家长过度的干扰,不光会让孩子变得缺乏主见,还会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
3. 让孩子随意玩电子产品
很多家长称自己太忙,没时间陪伴孩子,然后电子产品就成了孩子的玩具,孩子想怎么玩都可以。孩子一旦沉迷于电子产品,就会对其他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要知道,电子产品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罪魁祸首。再加上家长不会正确引导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拥有专注力,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孩子在2岁的时候,是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重视培养专注力这件事,而且越早培养越好。
1. 创造简约的环境
想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别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一张干净的书桌、整齐的房间、安静的学习空间,会让孩子很舒服。同时也感觉思路清晰,整个人都很清爽。在这种环境下不管是学习还是玩,都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2. 不要一次给孩子太多的书或玩具
如果孩子身边的书或者是玩具太多的话,出于新鲜感,孩子这个玩具没玩多久就拿起另一个去玩了。这本书还没看完,就开始翻看另一本书了。这样孩子自然是不能集中注意力,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3. 家长不要干扰
当孩子正在干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去打扰孩子,让孩子喝水还是休息。更不要过去打断孩子、纠正孩子、教育孩子,被你打断之后,孩子根本无心再继续这件事。同时,如果孩子在一定的时间能很投入地完成一件事的话,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
4. 兴趣是专注力的老师
我们之所以能沉浸在一件事中,一定是对这件事感兴趣的。所以如果孩子对某一事物很感兴趣的话,家长就放任其去探索。孩子在自己喜欢的世界中会保持着探究的欲望和细心,并且能挖掘出更大的兴趣来。当然了,像玩游戏、玩电子产品这些不算。
淘妈说:很多家长想着如何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培养是有必要的,但是淘妈觉得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趁孩子还小,趁家长有这方面的意识,现在起就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