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古人常说“九山镇九州”,家乡的神山是哪一座,你知道吗?
2020-02-16 06:26  浏览:123

作者:烂柯人

引言:

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山川皆有神灵,其地位是极高的。相传大禹治水时,大禹“随山刊木,奠定高山大川”,同时大禹对华夏的山川都进行命名,有所谓“禹平水土,主名山川”。中国古人对山川湖泊都要进行祭祀,称“祭望山川”,希望神灵保佑一方百姓平安。

因为山川的神圣性,古代建国都要依山川而建。周代实行大分封时,知名山川都是建国的重要依托。如周天子分封鲁国时,就说:“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不光是诸侯建国,春秋时,鲁国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贵族执政,季孙氏想要用自己的封地桃邑换孟孙氏的成邑,孟孙氏不干,理由就是,桃邑无山可依。

相传大禹治水后,划定天下为九州,铸九鼎镇之(但九州古代史籍中九州有多重说法,见上图)。在这种山岳崇拜的影响下,便为九州各自划定各自的神山。在《周礼-夏官》中出现了“九州镇山”的说法。《周礼》主要记载了周代的职官设置,在《夏官》中,记载了“职方”这样一个官员,其职责是“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职方图中记载了九州神山,我们来详细叙述一下。

(汉代十三州 综合了各种九州说)

●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

九镇首先讲的是扬州的会稽山,为啥先讲会稽山,会稽山是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开庆功会的地方。太史公说:“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会稽有“会计”的意思,大家统计功劳,论功行赏。相传大禹死后,也葬在会稽山。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大老远从陕西跑过来,也要拜一拜。

●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

衡山,相传是古代越人和火神祝融部落所在地。但古人眼中的衡山有两个,一个即今湖南的衡山,另一个是今天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学者认为是在吴起变法时,为了向北扩充边界,称江北陈、蔡之地为衡山,借楚国附于衡山来扩充疆域。汉武帝时,就定今天柱山为南岳。到隋文帝时,才下诏“诏衡山为南岳,而废霍山(天柱山)为名山。”

●河南为豫州,其山镇曰华山

这里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之地。河南地是华夏民族的发源之地,尤其周秦汉唐首都在关中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华山受到很高的礼遇,尤其汉武帝、唐玄宗。对其更是推崇至极。而华山因为其山势,有沉香救母的神话和华山论剑的英雄故事,令人称赞。

●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

沂山在今山东省潍坊市,相传祭祀始于东夷部族,隋代开皇年间,下令在沂山立祠祭祀。唐代时,太宗李世民封沂山为东安公。

●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

岱山即大名鼎鼎的岱宗——泰山,皇帝作为天下之主,他们也要祭祀山神。不过皇帝要祭祀他们眼中天下最高的山,顺便向天下昭示自己的丰功伟业。祭祀也要说的高级一点,叫做封禅。封禅在哪封,自然要去天下最高的的山,而古人认为岱宗就是天下最高的山,历史上,进行过封禅的皇帝有六位: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他们都上过泰山。皇帝都魂牵梦绕的山,那能不牛吗?

●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

岳山,又称吴山。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又称吴山,同为隋开皇时期立庙设祠。吴山为何重要,因为这里是秦人的老巢,其是秦人的神山。我们说的“暗度陈仓”,陈仓,就指这里。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

“医无闾”根据《尔雅》的意思,是无边无际的大山。在今辽宁省锦州市,同为开皇年间设庙。相传五帝之一颛顼葬于此。

●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

霍山,霍山,今又称太岳山,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三晋中的赵人,就奉这座山为神山。

●正北曰并州,其山岳曰恒山

恒山是橫跨山西、河北的山脉。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祭祀地点的争夺。一说恒山在今山西浑源,一说则在今河北曲阳大茂山。西汉宣帝时定于曲阳祭祀,但在明代迁都北京之后,大茂山成了国都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朝臣开始上奏移祀。直到清代,顺治帝才下令移动北岳之祭祀到山西浑源。我们还需注意,北魏皇帝为体现其华夏化,频繁祭祀北岳。

读史浅说:

中国古代镇山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于镇山等名山的祭祀。因为镇山是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的象征,是中央集权的标志。镇山因统治地方的职能而受到重视。皇帝自称天子,历代皇帝都在不断册封山岳,也体现了皇权的神圣性。

参考文献:

李零:《岳镇海渎考——中国古代的山川祭祀》,收入氏著《思想地图-中国地理的大视野》,三联书店,2016年。

牛敬飞:《五岳祭祀演变考论》,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谢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关注账号“讲经说史”,我们将为您推送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