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关注本期内容。1996年,盛夏,烈日炎炎,蝉鸣不断,酷爱收藏的罗军,退休在家,闲来无事,就准备到山村里淘换一些旧物,看看能不能捡漏一些宝贝,这次的目的地,他很早就已经选好了,山西忻州的一个小村子,交通闭塞,久无外来人。农民捡一破盆当烟灰缸,3年后收藏家用2包烟买走,最后拍得180万。
时值晌午,烈日当头,罗军被晒得头昏脑涨,所以就到一家农户找水喝,开门的是个年逾花甲的老人,给他递过一碗清水后,就靠在墙角假寐,罗军与老人在谈笑间,突然发现老人正在用烟斗敲击地上的一个烟灰缸,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
虽然罗军不是资深收藏家,但走南闯北多年,见识还是有一些的,他听只听声音就知道这个烟灰缸来历不凡,泥泞的外表下,有如意祥云贴壁四周,底部扁平,立有三足,很像一个瓷盆,所以,罗军就希望老人可以割爱。
老人很诧异罗军的举动,直言这个“破盆”是三年前耕田时意外刨出来的,因为家里正好缺一个烟灰缸,所以就把它带了回来,在老人眼里,这个“烟灰缸”并无价值,所以只收了两包烟,就将其兑给了罗军。
回到家后,罗军仔细将“烟灰缸”擦拭干净,终于发现其极致美丽,内地淡蓝,外圈金黄,在光线的投射下,如水天般清澈,因为摸不清底细,所以,罗军第二天就找了专门的鉴定机构来掌眼,鉴定师对此爱不释手,含糊其辞,表示愿意花6万元收购,罗军并未多想,只叹自己真捡到宝了,虽然不知“烟灰缸”的具体底细,但6万块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巨款,所以,他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这笔买卖。
后来,这件“烟灰缸”几经转手,终于在2年后的香港拍卖会上,以180万的高价出手,得到消息的罗军这才知道,“烟灰缸”大有来头,原来竟是宋代的鼓钉洗,也就是文人常用的笔洗。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珍品,因仿古铜器形制,洗身凸起鼓钉状,故此得名。
相传宋徽宗饮酒醉梦,衣衫不整,铺纸沉墨,龙飞凤舞写下不少大字,又在在钧瓷洗里一蘸,起笔更如长袖飞舞,落笔宛似玉足轻勾,又闻隐有鼓声阵阵,遂在次日早朝将梦境一一道出,大臣周邦彦为天子圆梦,并命官员打造鼓钉洗送入宫内,宋徽宗大喜,当下洗笔蘸墨。写下流传后世的瘦金字体,遂下旨定鼓钉洗为国宝,并御书“钧官窑鼓钉神洗”,便是鼓钉洗名字的由来。农民捡一破盆当烟灰缸,3年后收藏家用2包烟买走,最后拍得180万。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本频道内容的要多加关注和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