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皇帝说过的话或是下达的命令,同样拥有着很大的权力。皇帝所下达的命令或是发表的言论,通常都会撰写在圣旨之上。而不同的官员所获得的圣旨其规格还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说一品官员获得的圣旨是玉轴,二品官员则是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等等。
圣旨的制作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的蚕丝制成的布料,而图案也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在古代不仅仅拥有着很大的权力,对于官员们来说获得圣旨也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基本上都是要拿到家中珍藏起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圣旨都已经毁坏了,现如今我们看到的圣旨大多数都是清朝中后期的,之前的圣旨基本上都已经自然损坏。
然而在2017年,河北一农民拿出明朝圣旨,震惊了整个历史界和文物界。毕竟圣旨这种东西十分难以保存,基本上当今世界上保存完好的都是清朝后期的圣旨,能够发现保存完好的清朝早期圣旨就已经实属不易了,而一位农民竟然能够拥有明朝时期的圣旨,简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圣旨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圣旨里面的内容可以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以及文化背景,因此明朝的圣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专家前往实地调查之后发现,这道圣旨的拥有者是一名郭姓老人,据他所说这道圣旨传了19代570年,祖上是一名官员,由于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皇帝为其特意颁发的。
这道圣旨当时就被当成转家宝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甚至在过去自己的祖父为了保护这张圣旨,差点丢了性命。后来专家对其鉴定之后发现这果然是明朝时期的真迹,放到现在价值已经不可估量。然而文物专家却建议上交,这是因为圣旨放在家中如果保存不当,终有一天会毁坏,然而放到博物馆中可以受到十分完好的保护,可以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让别人观赏。
对于专家的这一请求,郭姓老人委婉的拒绝了。他表示这道圣旨作为自己家族的传家宝,自然会妥善保存,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记住祖宗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