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结账时发现孩子偷了个棒棒糖,情商高的妈妈都这样做,学会了吗?
2019-11-16 11:47  浏览:678

本文由妞宝的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每个孩子生来其实就是一张白纸,在孩子长大之前,父母就是跟孩子接触最多的“画笔”。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甚至是一辈子,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孩子可能对其他小朋友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因此还有可能直接偷过来,孩子偷东西这件事情在家长眼中可大可小,家长的第一反应很重要,做法可影响孩子的性格!

张女士带着3岁儿子到超市去买东西,当孩子看到货架上好吃好玩的东西时,显得十分兴奋,不停地来回观望。

刚开始,这位妈妈并没有再在意,因为儿子平时也比较好动,开始挑选自己想要买的东西。过了一会,儿子跑过来跟她说:妈妈,我想买这个糖。

张女士不耐烦的说,“家里糖多的是,还买”说完就没理儿子了,但是张女士结完帐正准备出门的时候,超市门口的检测仪突然响了,保安人员提醒张女士,他们身上可能有未扫码的超市物品,张女士找遍全身也没有发现。

结果当她准备抱起孩子找人理论的时候,孩子的身上掉下来了一个棒棒糖,张女士立即就明白了,可是她只是不好意思的告诉保安,只是先向工作人员解释,她忘记结账了,自己的女儿年纪太小,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绝不是故意偷的,然后张女士就带着孩子一起去结了帐,并且是把钱给孩子,让孩子结账的,超市工作人员也显得通情达理,并没有对其进行罚款。

张女士的做法可以说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典范,其实,孩子会偷拿超市的东西,并不是品质有问题,很有可能是出自这几个原因。

1、 物权意识不清晰。

孩子年龄还小,他们往往分不清“所有权”的概念,现在还没有物权意识,不知道其他人的东西是不可以乱拿的,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有的而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理所当然地视为已有,而且也不知道商店里面的东西还需要掏钱买。

有时候孩子可能还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别人的东西,“我只是想拿来玩玩”,像章自己的玩具一样,不需要告诉别人,结果就成了“偷”。因此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妈妈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开导和教育,让孩子形成一种物权意识,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能乱拿的,否则就要付出代价,承担很严重的后果。

2、 模仿别人的行为。

现在网络信息传播非常快,孩子偷窃可能是受了这些影响,也有可能是身边的孩子有偷窃的情况,这让孩子开始模仿别人的行为,所以才会产生偷窃的行为。

出现这些偷窃的行为,家长需要和孩子沟通,或者多多观察孩子和孩子的朋友们,因为年幼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他们只会一贯的模仿别人,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要正确引导他们走向正途,不要让坏习惯越演越烈!

3、 显示自己的勇敢。

孩子偷窃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显示自己的勇敢,一些孩子总是愿意在同龄的孩子中表现出自己的勇敢,于是便尝试这种偷窃的冒险行为,她拿了以后会给她的朋友看。

炫耀她的胆量和能力,炫耀她敢做老师不让做的事,不怕老师,博取他们的佩服和赞叹,以此来证明白己的胆子很大,很勇敢。只是,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勇敢”行为是错误的。

不管怎么说,当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其中的原因,然后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主要以说服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动用武力。

只要在当时耐心跟孩子说明道理,下一次他就明白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让孩子转变,只要家长进行正确的指引,孩子是可以很好的去改正的。

我是妞宝的妈咪,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同时也是一位3岁宝宝的妈妈。我会持续分享更多的关于孩子健康、性格、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希望可以帮助,每位在育儿道路上困扰的妈妈们。如果大家对孩子的成长历程有些疑惑,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共同讨论和成长。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