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
潜艇如何确保自己的安全?美海军上将_下潜650米就不怕任何攻击
2019-11-16 10:25  浏览:759

核潜艇是海军的王牌杀手锏,而如何保证核潜艇在战争中的生存性能,是各国都必须考虑的一个课题。目前美国海军正在重新考虑提高核潜艇的生存能力,为了避免核潜艇被越来越先进的各国反潜传感器发现,美军在不断寻求各种新的解决办法,在先进的哥伦比亚级身上应用的各种先进技术,如新型电传系统、减震浮筏、泵动推进装置等,就是美军提高潜艇生存性能的尝试。不过,美国潜艇部队上将刚刚指出了提升潜艇生存性的最佳选择。

美军潜艇部的指挥官查斯-理查德上将,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专业研讨会上指出,未来潜艇将越陷越深,这将是潜艇部队提升生存性能的关键措施。他指出过去几十年来,美国舰队一直在试图降低潜艇的噪声和各种信号,然而新的功能更强大的传感器和更加敏感的各种探测设备,使水面战舰和反潜机有越来越多的手段来猎杀潜艇,甚至可以通过无线电传输的背景颤音中的干扰来寻找隐形的潜艇。因此无论如何加强潜艇的隐身性能,都不能保证未来核潜艇的安全。不断的增加潜艇的潜深,才是应对未来日益增长反潜威胁的手段,海狼级核潜艇下潜650米已经能够免疫来自海面的攻击。

这位潜艇指挥官的说法是有技术依据的,潜艇潜的更深对于其安全性能,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水面上只能探测到300米以内的物体,而潜艇下潜的深度每增加100米,水面舰艇探测到的辐射噪音就会下降10分贝左右,各种反潜武器的综合效能会下降大约20%,水面军舰对潜艇目标的总体探测能力降低16%。此外,用拖曳式声呐可以大大提高水面舰艇的探测能力,但是对于500米深度以下的潜艇,拖曳式声呐也有较大的盲区,威胁已经大大减小。如果潜艇潜深超过600米的话,不仅是难以探测就连攻潜武器也很难做到,那就基本没有水面舰艇能够对它构成威胁了。按照美海军上将的说法,潜艇下潜的足够深不仅能增加隐蔽性,还能有效免疫来自水面、空中的攻击。

亚森级核潜艇

所以可以如此认为,当潜艇潜深超过400米的情况下,水面舰艇对潜艇的威胁已经相当之小。超过600米的情况下,潜艇基本可以忽略水面舰艇的反潜威胁。所以说下潜深度对潜艇的保护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这比起任何静音噪音措施都更简单粗暴,也更加有效。事实上,目前美国和俄罗斯最先进的核潜艇走的都是大潜深的路线。美军最先进的三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下潜深度达到650米,这已经是美军同类潜艇中的冠军。而俄军最先进的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00米以上。这两款潜艇的指挥官只要不出大的错误,基本上可以不用担心水面舰艇的威胁。

穿透冰层需要坚固的艇壳

在反潜密度越来越大,各种反潜传感器灵敏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增大潜艇的潜深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不过要达成海狼级或亚森级那种级别的下潜深度,需要极高的特种钢制造水平和焊接钢材工艺,同时造价也会迅速升高,这不是普通国家能够达到的水平。放眼世界,目前也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老牌世界潜艇强国,才有这种级别的核潜艇,也是它们活跃在北极、经常穿透厚厚冰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