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贤沛 实习生唐培峰 通讯员高杨 一大早,中山港口海事处翠亨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金峰开始了深中通道施工水域安全巡查工作。从深中通道勘察作业启动以来,除了日常巡查工作外,该执法大队的9名执法人员也肩负起辖区内深中通道工程水域的安全巡查工作,最繁忙的几个月全天24小时在海上值守。在这群“安全卫士”的守护下,深中通道自建设以来,施工水域未发生列入统计口径水上交通事故。
南都记者了解到,2019年(截至12月初),中山海事局共对深中通施工水城开展现场航180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累计巡航920小时、巡航里程6635海里,检查施工船舶242艘次、运输船舶86艘次,查处船舶违章行为7艘次,播发安全预警信息3200多条次,派发安全提醒单张362份。
克服风浪保障深中通道施工水域安全
在横门东水道,深中通道施工栈桥像一条起舞的丝带,从西侧岸边逐渐向东面的海上延伸。附近水域上一片繁忙的景象,施工船、货运船、高速客轮往来如梭。巡海船上,金峰一刻都不敢放松,观察附近船舶的行驶情况,不时通过VHF(甚高频)广播向往来船只发出提醒,“前方为深中通道施工现场,请减速慢行,不得进入施工区域”。
珠三角水域是国内最繁忙的水域之一,横门东水道的船艇通行也非常密集,深中通道施工水域每天有中山港至香港、中山港至深圳等航线数十个航班的高速客船通行,此外还有大量的港澳集装箱船经过。“深中通道桥梁工程S06标段位于横门东水道,长约7.5公里,涉及20平方公里的施工水域为中山海事局管辖区域”。
深中通道采用栈桥式搭建方式,随着建设的推进,栈桥横跨横门东水道,将船舶习惯航道拦截,只留下350米宽的通道,而横门东水道繁忙、过往船舶种类多样,每天有高速客船、危险化学品船、砂石船、渔船等近500艘次的船舶航经。“不少船还是习惯以前的航道从而误入施工区,很容易发生船碰桥、船碰船事故,再加上每年近4个月的台风季影响,深中通道建设区的安全监管可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船舶的反应速度远不如汽车,倘若误入深中通道施工水域,无论是制动还是掉头,都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所以提前预警非常重要”,金峰说道,一些渔船会在航道上撒网,也很危险,一方面大船很难留意到小船,发生碰撞大船也很难察觉到;另一方面渔网绞入螺旋桨,极有可能导致船舶失控,这些都很容易引发水上交通事故。“渔船没有固定的捕鱼路线,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很难监管,捕鱼又是他们的谋生手段,我们只能是尽可能的引导他们在安全区域作业”。
除了繁重的监察工作外,还要克服海上风浪颠簸,“我们的巡海船都是小船,稍有风浪就会有明显的摇晃,一天下来回到岸上感觉腿脚都不听使唤。在台风期间,船上摇晃得连人都站不稳,吃饭也要轮流吃,一拨人按住饭菜盆,一拨人先吃,然后再轮换,不然饭菜都要掀翻在地”。
从未因家庭原因缺席工作
为保障深中通道施工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中山海事局将其施工水域划定为重点监管水域,加强现场监管、利用智慧海事平台等措施和手段,实施全天候覆盖、全方位监管。“现场监管工作繁重,在海上信号时有时无,不少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这就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作为中山港口海事处翠亨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金峰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好表率,恶劣天气时的值守任务,他都尽可能的安排给自己,“恶劣天气时海上能见度差、情况也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来应对”。
常年累月在海上工作,辛苦程度自然是常人所无法体会。“最忙、最累还属深中通道施工栈桥建设和横门东水道疏浚两大工程同时开展的那段时间,当时水道上的施工船、挖沙船十分密集,加上高速客轮途经此地,安全监管工作量激增,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需全天24小时在现场监管,值完24小时的班,也只能休息一天,那段时间里同事们个个都是黑眼圈、脸瘦了一大圈,人也憔悴了许多”。
工作再苦再累金峰毫无怨言,对家庭的亏欠,让他常常自责、内疚不已。“老婆生二胎时,父母因为要照看爷爷、奶奶没法过来帮忙,每天早上把大的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再赶往单位,下班后接上孩子、辅导完动作,再把孩子送到亲戚、同学或是邻居家过夜,再赶到医院伺候老婆月子。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请同学、朋友甚至是小区里的老人家帮忙照看孩子。还有一段时间把孩子送回老家,虽然不舍,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也只能放下心中的不舍”。
现场监管任务多、工作时间长且不固定,有时早上、有时晚上、有时凌晨,即便是休假期间、小孩过生日时,接到任务时金峰也毫无怨言及时到岗,从未因家庭原因缺席工作。每每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又或是在台风天里颠簸于大风大浪中执行任务,辛苦且艰险,“看到深中通道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打心底感到高兴,也为这份工作自豪,再苦再累也值得”。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编辑:侯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