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国防部公布了F-22战斗机机队的中期维修计划,美军现役的F-22战斗机将从即日起开始接收维修和升级,预计整个F-22机队完成现代化升级需要12年时间,耗资70亿美元。F-22接收中期维修,提醒我们这款全球首款五代机不觉中服役已经近15年时间了,然而尽管后来者不少,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能够完全超越F-22。
◎美国空军F-22战斗机“象群漫步”
F-22战斗机是全球第一款投入量产的第五代战斗机,该机于1997年首飞成功,2005年正式交付美国空军使用,至今服役已近15年。在F-22之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了另外一款多用途第五代战斗机,F-35“闪电II”。
◎F-35A和F-22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F-35一开始是作为联合攻击战斗机研发的,因而其在设计之处就考虑了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不同使用需求,通用化程度比较高。通用化程度高有很多好处,但短板也很明显,由于机体要为不同军种需求预留空间,还要考虑海军陆战队的垂直起降能力,因而F-35机体不得不设计得非常粗大以容纳推力强大的F135涡扇发动机。
这一设计的缺陷就是,F-35横截面积非常大,直接限制了该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和机动性,导致该机成为现役4/5代战斗机中极速最慢的,拼极速甚至拼不过俄罗斯的图-160战略轰炸机,非常丢人。所有仅这一项,F-35就永远无法超越F-22了。
◎苏-57首架量产机还没交付就摔了,形成作战能力长路漫漫
再来看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的苏-57战斗机。苏-57战斗机的原型机T-50于2010年1月首飞,是F-22和F-35之后全球第一款首飞的五代机。首飞早并没有给苏-57带来什么BUFF加成,苏-57原型机首飞即将10周年,但是该机至今从未在公开场合打开过弹舱,载弹量存疑。此外,苏-57隐身能力也饱受质疑,莫斯科航展上的静态展示显示该机内置弹舱舱门隐身处理非常糟糕,蒙皮工艺细节和F-22、F-35相差较远。
除了内置弹舱和隐身设计之外,苏-57战斗机的航电系统也完美继承了“侧卫”系列的不足,下视能力不足,需要外挂光电吊舱来补充对地攻击时的下视视野。如果仅有这些硬件上的问题也就罢了,如今苏-57首架量产机在出厂试飞中就坠毁,被曝飞控系统存在故障,表明该机可能存在软件设计缺陷,暂时无法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形成作战能力更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就目前的进展看该型机可能需要到2025年前后才能形成完整的作战能力,这和F-22相比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