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趣事
九子夺嫡中,号称八贤王的八阿哥胤禩,为何得不到康熙的青睐
2019-11-11 16:41  浏览:312

过于爱惜自己羽毛的人不敢担责!

康熙皇帝的第八子胤禩,号“八贤王”。 康熙皇帝的第四子胤禛,号“冷面王”。胤禩是火,胤禛是水,二者相生,却又相克。胤禩的生母良妃是康熙皇帝的宠妃,良妃知书达礼、通晓人情事故,为人圆润温和,有菩萨之像,康熙赐她一个“良”字,足见良妃的优秀异于常人。

自幼聪明伶俐的胤禩在母亲良妃,与养母惠妃的教导下,文采出众,温良贤明,深受康熙的喜爱。 胤禩的气质儒雅,眉目清秀,为人宽宏,和蔼可亲,深受朝中大臣和一众阿哥的青睐。 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这四位龙子,便是胤禩的死党。

历史上的八阿哥胤禩,能力的确是非常的出众,就连雍正皇帝都曾评价其曰:

“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

而胤禩不仅仅是能力强,获得的支持呼声也是最高的,胤禩的名声在诸位阿哥中是最好的,满朝文武皆称呼胤禩为“八贤王”。他的人际关系,上至亲王贝勒,下至官员文人,个个都喜欢他。包括当时权臣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人,都在支持八阿哥。

连康熙敬重的二哥——裕亲王福全,对胤禩也是大力称赞,经常在和康熙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表扬胤禩:“聪明能干,有才有德”。甚至在康熙朝很多来华的传教士,也都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着胤禩有多好,有多棒。

不过以我之见,凡是人缘越好的人,心思便越重,因为我就是这种人, 胤禩的“贤”,并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贤”,而且建立在“谋取皇位”的基础上。 胤禩的心里明白,世界上最难驾驭的东西不是权力,而是人心。

只要得到满朝文武的人心,还愁得不到皇位吗? “谋取人心”。这是胤禩最高明的地方,也是胤禩最失败的地方。 执掌天下的康熙皇帝,恐怕比你我更加了解人性。

俗话说的好:“无事献殷勤者,非奸即盗。” 胤禩为什么一再的讨好满朝文武? 胤禩为什么一味的展示自身的贤明? 胤禩如此煞费苦心的包装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名大震天,功高震主者,不得生也。”

胤禩的好名声威胁到了康熙皇帝的统治地位,所以康熙皇帝决定试探一下虚实,于是康熙着胤禩到江南赈灾。

胤禩知道,江南的赈灾款被盐道、御史和当地官员私吞了三分二,胤禩之所以不去管,是因为他怕得罪人。胤禩推了差事之后,康熙派胤禛去了。

于是康熙又委派胤禩追讨户部的欠款。户部的欠款是由一众王公大臣借走的,追款势必会得罪满朝文武,所以胤禩又把差事退了,康熙又派胤禛了。康熙皇帝给了胤禩两次证明自我的机会,胤禩都因为害怕得罪人,而没有好好去把握,反倒让胤禛大显身手。

康熙在委派胤禛办事之前,都是先找的胤禩,但胤禩畏首畏尾、顾虑太多,失去了博得康熙皇帝信任的机会。 胤禩虽然得到了文武百官的心,却失去了康熙的心。

丢了西瓜捡芝麻,过分的爱惜羽毛,这正是胤禩的失败之处。

从此之后,康熙便认为胤禩是一个习惯偷奸耍滑、眼高手低、沽名钓誉的不正之人。这便是康熙皇帝没有选择胤禩继位的根本原因,和优秀无关。

你必须承认,胤禩确实很聪明,知道审时度势,知道如何给自己减少麻烦。但是康熙需要得不是这样继承人,他需要得是有担当,敢于直面问题得人,毕竟大清交到其手里之后,这些诸多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逃避是不可能的。

晚年的康熙很清楚,虽然他的一生文治武功很厉害,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准噶尔丹,可以说是功勋赫赫了。

但是康熙晚年的官吏却非常的腐败,国库极度的空虚,同时当时朝廷的派系很多,很多当年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及其子女,都开始躺在功劳簿上贪赃枉法。虽然康熙皇帝也想整治官吏,提高国库的收入,但是因为年龄大了,已经不想掀起血雨腥风了,没有精力去做这些事,只能留给未来的皇帝,而这个皇帝处事必须是雷厉风行,以强硬的手段来治理。

而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雍正不会因为个人关系而对不法之事格外开恩。所以雍正刚登基的时候,国库很穷,但到乾隆登基为帝时,国库已经很富裕了。

其次,在康熙晚年,康熙知道必须推行新政才能治理朝廷,从雍正之前几次的做事风格看出,只有雍正做了皇帝才会坚决的推行新政。推行新政就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八阿哥的人缘好,过分的爱惜羽毛,不一定会为了新政而得罪别人,这样就不能根本解决朝廷的内在问题。而雍正则不同,他会排除万难的推行新政,达到提高国力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看,他选择铁面无私的胤禛,而放弃八面玲珑的胤禩,可谓十分英明。后来的事实证明,雍正皇帝确实没让康熙失望。他上位后,立即着手整治吏治,并且很快就让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最后,康熙晚年,党派很多,雍正的势力明显要低于八阿哥。正是因为支持八阿哥的人多,就说明八阿哥拉帮结派的厉害,这让康熙心里很排斥。因为废太子胤礽的事情,并未过去多久。康熙在“一废皇太子”期间,已经将自己反对皇子与朝臣结党的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八阿哥胤禩却依然与康熙的想法时背道而驰,不仅继续结交朝中的重臣,甚至在接替太子胤礽署理内务府的事宜期间,拉拢内务府的中下级官吏,更加使得康熙对其大为不满。

所以单从这一点来说,胤禩为康熙所持续厌恶,并且到了记恨和反感的程度,无缘皇位也就成为了必然。只能说胤禩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能力或许不输雍正,但大局之观却是差了许多,从我们的上帝视角来看,甚至有些愚蠢。

所以,不管雍正是“遵诏继位”、“矫诏篡位”还是“无诏夺位”,都与八阿哥无关,因为八阿哥胤禩从一开始就已经为康熙所厌恶,已经从“九子夺嫡”中出局了,就连民间野史都也只说雍正抢夺的是十四阿哥胤禵的皇位,而不是八阿哥胤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