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武汉军区第43军开赴谅山战场,在广州军区前指的指挥下,从东南方向对边境重镇禄平、谅山突击,配合军区主力作战。该军打得很好,特别是炮兵战绩出色,有力支援了一线步兵作战。
在作战第一阶段,第43军炮兵初次同越军交手,还不了解对方的战斗特点,造成了有些火力运用的不当。如步兵127师、128师炮兵群第一次实施火力准备时,多以敌方高地突出部为目标,同时采取一次炮火急袭,尔后向前延伸的方法。结果越军的工事多建在山腰、山脚,屯兵主要在山后的防炮工事内,因此我军炮击效果不明显。
取得了初战经验后,我炮兵群针对越军的防炮特点,事先实施周密的侦察,详细了解敌人防御配系,取得各种射击数据,从而改进火力准备的方法。如128师炮兵群支援步兵向边境要点长条山攻击,在周密准备的基础上突然实施火力急袭,一次毙敌60余人,摧毁了多数敌防御工事。
到了第二阶段作战时,127师炮兵群向迷迈山地域之敌射击时,灵活地采取炮火假转移的方法,打打停停,反反复复,使越军摸不清我炮火准备的规律,几次仓促出动,遭我严厉打击,扔下了74具尸体,还被击伤一批。
对于越军炮兵的作战特点,第43军炮兵群也进行了及时总结,采取了有效应对之策。如抓住敌炮兵多采取在平坦一线配置,并设置假阵地,以炸药配合发射,混淆我军侦察,以及阵地转移比较频繁的特点,对敌有炮兵活动的区域建立了昼夜观察所,并定时汇总各观察所报告的情况,分析其活动特点。因此掌握了越军炮兵活动的基本规律,当敌炮兵一有活动,就能迅速确定其位置,及时予以火力压制。
战斗中,第43军炮兵群共对越军炮兵阵地射击41次,摧毁敌各种火炮62门,击毁敌军车8台。有的敌炮兵正出动部署火炮,就被我炮兵以猛烈射击打得落花流水。如3月7日傍晚,我侦察兵报告在通兰方向有越军军车20多台、火炮6门正在运动,军炮兵群经过分析判断敌炮兵正在占领阵地,于是组织一个122加农炮营迅速占领阵地,突然射击,连续发射400余发炮弹,将敌车队炸成一片火海。经过侦察,确认击毁敌122榴弹炮2门、军车5台,毙伤敌30余人,粉碎了越军要炮击我方阵地的企图。
解放军炮兵威武,严惩敌寇,扬我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