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趣事
反转太多?《鹤唳华亭》用悬疑的调子,唱一曲“君臣父子”的挽歌
2019-11-13 18:50  浏览:567

在“双十一”的深夜突然开播的《鹤唳华亭》,让暑期后就再未追过国产古装剧的我,火速入了坑。

皇太子萧定权,从小就不太与父亲亲近的他,从未得到过应有的父爱,之后更是在少年时丧母。这些经历,都让他对亲情、对父爱极度渴望。而齐王及其岳父中书令李柏舟屡造祸端,陷害萧定权及其身边之人,使得太子与皇上间的冲突纠葛日益加深。萧定权只能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行,不断陷入跌宕的命运转折。

从原著出发,再到剧的改编,《鹤唳华亭》一直都有着不错的口碑,不是市面上常见的那种“古偶作品”。

原著小说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语言文辞之美,这本书与传统的“网络古言”有极大的区分度,读起来比较有门槛。更重要的是,它传达的并非简单的男女私情,而是一番颇具理想主义的“大义之气”,是纳于天地之间的情怀。显然,剧集在原著的基础之上,加快了整体的叙事节奏、改动了部分人设。

此外,对于原著服化道的“再定义”,也是剧集一个令人惊喜的地方。毕竟,个人对于古装剧的“追剧与否”,很大的因素在于服化道是否精良。本剧的美学细节还是把握得比较好的,在预期之上。原著中的时空是相对漂浮的,而剧集则将细节落到了实处,赋予了一套真实可感的礼仪与服化道系统。

《鹤唳华亭》这部剧在叙事上很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大量的反转设计来凸显出悬疑感。当然,我也看到有的观众评论本剧的反转有点“为了反转而反转”,个人并不这么认为。

首先,大量悬疑元素与欺骗视角的类型化运用,在古装剧中其实并不常见。其次,短时间内安排大量的戏剧冲突,意味着对叙事张力、人物塑造难度的大幅度增加。也就是说,创作者必须要在一个接一个的反转中,不断完成剧作各方要素的建立,一切都要保持在时刻紧绷的状态。

此外,演员的状态也要调控精准,才能令人不会出戏。饰演萧定权的罗晋在开篇中的表演,充满了悲情色彩,让人一下子就被角色背后隐藏着的故事所吸引,而这部剧中的线索也随之被迅速抛出。

从首集到第四集,一个具有“单元性”的污名构陷案形成了闭环,尤其是在第三集和第四集中甚至用上了六个反转,环环相扣,暗藏着多番“你来我往”,令人意想不到。这其实是将原著小说影视化后,非常有效的类型化叙事。

同时,此案件也表现出了每个人物的性格和他们之间的双向关系。比如萧定权的委屈、懦弱与果敢、坚定,宛如一体两面。

《鹤唳华亭》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它的核心冲突。虽说我们已经习惯于在大部分的古装剧里,看到“君臣父子”这一主题以“蜻蜓点水”的戏份出现;但将其作为核心、加以重重书写的,却还是极少数。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这一主题对于大部分如今的“古偶剧”剧而言,过于厚重了,更别提想要处理得出彩,有太高的难度。之前令人倍感惊艳的,尚且是韩国导演李濬益在2015年拍摄的电影《思悼》。

而《鹤唳华亭》则大胆地将此作为主线之一,随着各色人物出场,一曲“君臣父子”的挽歌被渐渐奏响。

开篇中,萧定权在雪地中的那一跪,就奠定了全剧的基调。亲生儿子因父亲的疑忌和执意,在父亲的面前长跪不起,等来的却是来自大哥的羞辱。另一边,舅舅顾思林则截然相反,与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为换“阿宝”平安,即便年岁已老,也不惜请缨出征北疆。

《论语》中有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身在其位而做其事,是儒家思想对此的解读。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即以“父子”为核心而展开,最终形成“家与国”的概念。正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皇帝会说出“大郎是儿子,太子是臣子”那句话。

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二人之间的对抗性。这种对抗导致了双方本该是血缘亲情的关系遭到异化,既是暗流涌动的,又摆在每个人物的行为动机与内在心理之中。

父子间充满张力的关系,将在之后的剧情发展中被渐渐推到极致,被一个更为复杂的关系所统摄、取代。腹背受敌的太子,作为储君,被皇帝忌惮、打压是在所难免。他们是亲人,却终将走上陌路。

而《鹤唳华亭》的另一条线索,则是陆英之女陆文昔与萧定权的相遇、相知。

在第五集的营救兄长这一行动中,可以看出陆文昔是一个聪明、敢作敢为的女子。而在之后的剧集发展中,她将和萧定权共同陷入命途的漩涡里,同时情感也不断加深。

“小怯而大勇”,用来形容萧定权和陆文昔,再恰当不过。他们磨受得太多、背负得太多,因此不会轻易付出真心;但在骨子里,他们又有着一派天真,甚至于不畏牺牲。

可以说,在目前这个悬疑色彩浓厚、节奏很快的开篇中,《鹤唳华亭》的核心冲突已经初步构建:萧定权与其帝王父亲间“君臣父子”的矛盾。

这种冲突通过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多面化的人物关系得以展现,令人欲罢不能。

对于这部剧,的确可以报以一个不错的观望值,并且有动力追下去。希望剧集之后的发展,可以在更加出人意料的同时,将这种复杂的主题探讨得更为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