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趣事
黄乔生在海南作报告,用近60张照片还原真实的鲁迅刚健“硬汉”亦有满怀柔情
2019-11-13 10:06  浏览:843

他嫉恶如仇、天生傲骨,笔下的文字总能化作“匕首”和“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谈起鲁迅,许多人的脑海中总会首先浮现出一个文坛斗士的硬汉形象。

11月4日,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在海南中学进行题为《俯首横眉——看照片识鲁迅》的讲座。

11月4日下午,海南中学揭牌成立海南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中心,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受邀到场,为海中师生作中心成立后的首场报告《俯首横眉——看照片识鲁迅》。

在两个多小时里,黄乔生逐一展示了近60张鲁迅的珍贵照片,并结合鲁迅的文学作品,将照片涉及的有趣故事娓娓道来,为海中师生展示了这位铁汉背后的别样柔情,勾勒出一个生动、真实而全面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照相

▲▲▲

“同学们,现在大家都有手机、相机,拍照已经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在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照相可是一件大事。”黄乔生说。   

据统计,现存于世的鲁迅单人照、合影加起来共有113张,大部分收藏于各博物馆、纪念馆,部分由亲友或受赠人保存。照片留存不多,除了保存不当,和鲁迅自己对照相没好感也有关,他曾撰文称,“愈是无聊赖,没出息的角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相……”  

青年时期的鲁迅。

黄乔生表示,在照相中,鲁迅特别反感拍摄全家福,认为“贵人富户”思想呆板,想不出“雅致的花样”,只会拍摄自己坐在中间,和膝下排列的许多名儿子、孙子、曾孙合照的全家福。故周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三兄弟早期没有拍摄过全家福,后来兄弟失和,也再没有合照机会。   

“同时,鲁迅也讽刺摆拍的人。”黄乔生说,鲁迅认为,“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如果到了照相的时候,文人偏偏要拿起锄头、戴上斗笠,扮成粗人的样子,而农夫非要捧书,站在柳树下装模作样,就令人感到肉麻。

在日本留学时的鲁迅。

此外,鲁迅曾就读于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南京是大城市,水师是“洋务”的产物,照相本应流行。但鲁迅在南京求学4年,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到1902年4月中旬,鲁迅刚刚走出国门,穿着弘文学院的制服拍了一张照片寄给胞弟,但该照片亦下落不明。   

黄乔生推测,这些照片可能因为保存不当而遗失,“因为当时鲁迅作为清朝的臣民,是必须蓄辫的,辫子意味着汉人之耻,是奴隶的标志,故这些蓄辫照片也有被销毁的可能。”

鲁迅的温情姿态

▲▲▲

中年时期的鲁迅。

报告讲到一半,一张老师、同学们都似曾相识的照片被黄乔生展示出来。这是1930年9月25日,鲁迅为庆祝50岁生日,到照相馆拍摄的一张半身像。照片中的鲁迅表情端庄严肃,须发整齐,表现出刚健的“硬汉”风范。

“这是我们常说的鲁迅‘标准照’。”黄乔生说,过去,鲁迅的照片总是强调其“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给人传递出很强的战斗气息,但其实鲁迅的照片中,记录了他生命中很多有意味的瞬间,不仅仅只有这一种典型姿态。

1936年,逝世前11天的鲁迅。

接下来,黄乔生一边讲述,一边为师生分享许多鲁迅其他神态的照片,在照片中,鲁迅或眉头紧锁、疑虑重重,或目光炽热、英气勃发,或双手叉腰、眼神柔和……特别是在鲁迅逝世之前所拍的几张照片中,鲁迅与青年画家座谈开怀大笑的形象,格外生动鲜活。

据介绍,鲁迅的照片大多是在他本人的配合下拍摄的,但摆姿势、装模样的生硬之作几乎没有。而一些临时抓拍的照片,精彩程度超过了那些静止不动地坐在照相馆或家中的作品。

黄乔生表示,曾经,因为时代风气、创作者个人经历的关系,有些依据鲁迅创作的作品过于强调“标准”的效果,加重了鲁迅的严肃和愤怒的神情。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些出版物不再只选用“标准照”,鲁迅穿毛衣站立像或其他表情温和、慈祥,甚至开怀畅笑的照片,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通过阅读真正走近鲁迅

▲▲▲

黄乔生介绍,除了神态,照片也反映了一些鲁迅的生活细节。比如,鲁迅平时衣着并不讲究,即便在晚年生活比较安逸时,也仍然保持着早年的俭朴习惯,也曾因为衣着朴素,被书店店员、电梯管理员以貌取人。   

“我们注意到,鲁迅照相时,为了美观,有时会换上白色的衣服,显得洁净。但外出演讲时,却不一定这么讲究。”黄乔生表示,例如在光华大学演讲前后拍摄的照片,便可一定程度上看出他日常穿着的情形。

1933年的鲁迅。

黄乔生说,通过一张鲁迅站在家门口拍摄的半身照片,人们还测出了他的身高,约1米6,这和许多人印象中的鲁迅出入较大。   

此外,鲁迅还特别宠爱自己的孩子,有的合照甚至目光都锁在了孩子身上。他甚至还写下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反驳别人对他溺爱孩子的质疑。

鲁迅的笔迹。

聆听照片背后这一连串小故事后,海南中学高二(8)班学生邝振宁感觉自己离鲁迅更近了一点。“之前,我都是从课本上阅读《孔乙己》等鲁迅著作,鲁迅给我的印象是冷酷而深沉,笔锋直指社会劣根性,伟大却难以亲近。”邝振宁说,这场报告让他认识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和蔼可亲的鲁迅。

海南中学校长马向阳表示,海南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打破刻板僵化的固有模式,全方位地深入地了解鲁迅的机会,引导学校师生阅读更多经典作品,通过阅读,真正走近鲁迅、了解鲁迅。

报告接近尾声时,海南中学高二(8)班学生李林昊问道:“如今,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社会文明和谐。鲁迅在作品中抨击的许多旧社会落后现象,当下已不复存在。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该如何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呢?”

黄乔生表示,当下青年对鲁迅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都存在一定“隔膜”。比如,祥林嫂的悲剧源于旧社会对妇女的迫害,处于婚恋自由时代的当代青年对此难以感同身受。但是鲁迅作品中对人性的刻画,以及他个人的精神,都是这个时代的青年可以借鉴和深入思考的,是永不过时的。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卓斌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黄乔生提供